本篇宗旨:提供初入門登山人於最短時間內認識登山裝備的功能與價值。

戶外裝備的定義應該是:「在有風險的戶外活動中,降低風險,提高舒適度的器具。」
常有人詢問:「不穿登山鞋是否就不能去爬山?」
實際狀況是如此,因為從小生活的環境,原住民朋友們可以不穿鞋就在山林裡優遊自在。但是作為一個大部分生活在都市的人,登山鞋就變成一個減低扭傷風險、保護腳底、增加負重能力的重要裝備。擁有適合的裝備來增加每次出遊的安全性,應該更能使我們的戶外經驗更順利且美好。也有人常說:「我的體力很好,裝備不用用那麼好啦!」或是「我的環境沒有那麼差啦!」如果使用更適合的裝備能減輕你的負荷,讓你在好的情況下有更好的心情去欣賞美景,在不好的環境下有更多的體力去面對突發狀況,何樂而不為呢?

購買的基本概念:
1.了解行程,確定高度、溫度、天數、背負的容積及重量。
既然裝備的定義是:「在有風險的戶外活動中,降低風險,提高舒適度的器具。」所謂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,先做功課了解確切的狀況,對減低風險及挑選裝備時的考量就會更加清楚,不容易花冤枉錢。
2.沒有最好的裝備,只有最適合的裝備。
80公斤的人背上20公斤的背包後,跟一個55公斤的人背上20公斤的背包後,因為總重量的差別,他們對鞋子的要求可能就會有所區隔。所以「適合的裝備最好!」這句話是選購裝備的至理名言。只有適合環境及自身的裝備才能最大化的減低風險。
3.沒有全能的裝備,只有功能最大化的裝備。
每項裝備都有其限制性,羽毛衣保暖,夏天走路時穿就會爆汗。薄長袖很透氣,下雪時只穿一件就會太冷。所以要知道每項裝備的限制,然後把你所有的裝備做合理搭配就會達到功能的最大化。
4.預防風險,多一點準備。
永遠比你想的再多一點點的準備,戶外的環境有許多未知的因素會影響風險,所以在合理的負擔範圍下多準備一點,不失為減低風險的方法。如:一定要有一套備用衣物,或多帶一餐食物預做準備。
5.換新裝備時,請做行前測試,或新舊裝備一起上山測試。
買了新裝備當然就會迫不及待的想要使用它,但建議可以先找一個相對低風險的環境,來測試它的功用。或在這次上山時多背一點,新舊裝備一起帶上去,如果新裝備不如預期,還有舊裝備可以使用,還能了解新舊裝備搭配的極限。
6.裝備的延伸性與已有裝備的配合度。
選購的時候也要考慮以後的使用率,和已有裝備的配合度。可以多想想以後的使用計畫,戶外用品的耐用度通常不錯,所以要考慮其延伸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興山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